——高中部化学学科“大研讨 大交流”展示课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背景下普通高中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当前正在全国各中小学如火如荼的展开,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凝练“大练兵、大比武”经验,深化“双新”实施阶段性成果,有效破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中的问题与障碍,我校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大研讨、大交流”教学研系列活动,充分挖掘真经验,聚焦真问题,开展真教研,张扬真支撑。5月19日下午16点25分,由郭梁生老师执教的展示课在高一(3)班如期举行,理综组领导教师出席听课并做出有针对性的点评。
本次展示课的课题为《解构真实情境,探秘舌尖上的有机物—乙酸》。课前,郭老师带领学生回忆乙酸这种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常见用途,通过厨师烹饪时加入调味品醋为什么能够去腥增香?,家用常用水壶上面积的水垢为什么加一些醋煮一煮就能很好的除去呢?由情境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迅速将学生拉入课堂氛围当中,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思考乙酸这种有机物的可能的物理化学性质,学生交流讨论阅读课本回答。其次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乙酸的结构是怎样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拼插乙酸的球棍模型,学生通过模型的拼插感受羧基这一重要的官能团,认识到它是决定乙酸这种有机物特性的重要基团。然后通过白酒为何越放越浓香这一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乙酸这种含有羧基官能团的有机物还具有怎样特别的化学性质呢?教师播放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的视频,课堂重现这一神奇的反应并解释上述情境引发的问题,形成知识闭环,较 后给学生讲述乙酸酯化反应生成酯类物质这一性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化学学科的重要价值
课后,理综组开展了评课活动,每位老师都作出了有针对性的点评。既肯定了郭老师课堂中呈现的情境教学,也指出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的优点;同时,指出缺点和不足。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在实践中积累了教学经验,推动了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更加深刻的理解情境教学的新课改理念,为后续新课程的改革指明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