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组吴敏老师执教语文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0-05-22 | 作者:未知
本网讯 5月22日上午首节,七年级语文组吴敏老师在七(4)班上了一堂教研公开课。语文组老师们参加了听课话动。
吴敏,女,2019年6月本科毕业于淮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8月正式应聘加盟我校,任初中部语文教师,现肩负七(4)(10)两个班的语文教学重任。她虚心好学,敢于在课堂实践中砺练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主动请缨执教公开课。
本次公开课,吴敏老师选上的是《老王》。此文是七下语文课本第10课,属本学期线下课堂学习同步教学内容。
文章作于1984年,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杨绛记叙了自己之前同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当时正是“文革”时期,作者夫妇在那个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使我们在这种大时代下春到了老王的一颗金子般的心。看到了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公开课上,吴老师善于利用自己精心设计的PPT课件,由短视频《感人的瞬间》导入课题→出示本课教学目标→作者简介→扫清生字障碍→走近人物→整体感知。
在扫清生字障碍环节,点名学生上黑板标识音节,台下学生对发现的错处反复纠正。然后以给老王建档模式分别就人物姓名、职业、身体状况、家庭成员、住所依次从中搜寻填充,以句式“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自读自悟填空,最后归结出一个“苦”字。
接着,吴老师顺利而下,让学生从文中寻找“老王”对“我” 所做的事及“我们仨”对“老王”所做的事,最后悟出一个“善”字。
由“苦”来烘托“善”,闪烁人性的光辉。体现人道主义精神!让学生体味文末主旨句,发人深省:一个社会总有不幸者,要关怀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
此次公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师生互动良好,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扎实有序,是一次成功的教研公开课。在当堂后的现场评课中,受到听课同仁的充分肯定,也为吴敏老师的钻研精神大加点赞!
目前,语文组在朱主任的组织下,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类示范课,创新课,研讨课……授法各异,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必将极大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强劲的活力。(通讯员 魏兴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