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组张欢老师执教公开课
发布时间:2019-12-24 | 作者:未知
本网讯 12月22日上午第四节课,九年级语文教师张欢在九(5)班上了一节教研公开课。学部吴校长及语文组全体教师到堂听课。
张欢,男,2015年7月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同年10月应聘加盟八一学校就职初中部语文教学岗位,他好学上进,曾在2018年度总校常规课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现肩任九(2)(5)两个班的语文教学重任。
本次公开课,张老师选上的是一篇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系九语下册文言文单元,属本学期同步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课堂上,张老师善用自己精心设计的课件,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由齐背原文复习导入。接着,紧扣文本,重点品析人物形象。通过"三问“→”三答”,"美我"不同对象的心理揣测,让学生悟出读出“问句”的语气细微差别。
难能可贵的是,邹忌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并没有昏昏然,忘乎所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先是“不自信”,等见到徐公后,又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弗如远甚”,甚而至于“暮寝而思之”。
这一段,作者并没有把人物局限于家庭琐事之中,一般性地写他不因妻、妾和客的赞美而感到自满,而是将人物形象进一步提高、升华,由自身想到国家,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于是“入朝见威王”。
张老师狠抓课文的中心部分赏析。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这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王之蔽甚矣”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犹如当头棒喝,一针见血,使其猛醒,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他为什么敢下这样的结论呢?一是邹忌曾任齐相,是国家的重臣,言不在私而益于公,所以他无所顾忌;二是以小见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的受蒙蔽,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由“三比”类推说理,齐威王乐于纳谏。而后“三赏”→“三变”,发动学生联系现实,从中受到启迪:①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②诚恳地接受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③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④要敢于、善于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本次公开课,教学重难点突出,人物分析透彻,教学流程清晰完整,板书简洁,是一次成功的教研公开课,受到听课同仁的好评。(通讯员 魏兴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