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西片教师公开课活动精彩纷呈
发布时间:2019-04-23 | 作者:未知
4月23日,蜀山区西片教师公开课活动,如期举行,精彩纷呈。合肥八一小学赵启燕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现分享如下:
《荷叶圆圆》,是一首轻松活泼的散文诗,充满童趣。赵老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文本,她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学情,设计了丰富生动的情境教学环节,让学生学得投入,学得轻松。



现就此次教学活动,我用“法、境、品、活、美”五个字,分享自己粗略的感触:
一是“法”,即采取一线穿珠法。赵老师用一“乐”字,将课文的五个自然段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本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自由快乐的心理,融为一体。她承担了媒介的重要角色,架起了学生通向作者、文本之间的一座桥梁,穿针引线,承前启后,衔接过渡,解剖分析,学生乐在其中。

二是“境”,即注重情境教学法。赵老师创设了一种生动活泼而又轻松愉悦的情境氛围,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她在导入、揭示并板书课题,借助荷叶图,听音乐,赏荷叶,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从而对文本的“圆圆的”“绿绿的”等词语的运用更具体、更形象,更有画面感,还饶有兴致地说出了“高高的、大大的、密密的”等一大串写荷叶的叠词。她在学生初读课文,充分运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了美丽的荷塘,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随着情境动画,倾听了老师的范读。她在学生回答文中4个小角色等环节,俨然以一个导演的身份出现,让学生戴上画有4个小角色的头饰,分别扮演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等4个小角色,想象自己就是躺在摇篮里的小水珠、展开翅膀的小蜻蜓、放声歌唱的小青蛙,游来游去的小鱼儿,从找出4个小角色,到小角色的语言,再到动作神态,三个回合,有如一唱三叹,反复品读,学生们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感受了文中渗透的快乐情绪,顺理成章地使学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


三是“品”,即品析重点语汇。赵老师引导学生读文本中的动词,不是生硬地介绍,而是采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摆出姿势,摆出姿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四是“活”,即开放而灵活的语文课后作业。赵老师在结束新课时,让学生在课后充分展开想象,调动积累,运用课上所学,画一幅荷塘图,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五是“美”,即美观的板书设计。赵老师的楷书,工工整整,落落大方,诠释课文内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教者思路,引导学生吃透文本,起到了较好 的作用。
《荷叶圆圆》,是一首轻松活泼的散文诗,充满童趣。赵老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文本,她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学情,设计了丰富生动的情境教学环节,让学生学得投入,学得轻松。



一是“法”,即采取一线穿珠法。赵老师用一“乐”字,将课文的五个自然段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本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自由快乐的心理,融为一体。她承担了媒介的重要角色,架起了学生通向作者、文本之间的一座桥梁,穿针引线,承前启后,衔接过渡,解剖分析,学生乐在其中。




五是“美”,即美观的板书设计。赵老师的楷书,工工整整,落落大方,诠释课文内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教者思路,引导学生吃透文本,起到了较好 的作用。
荷叶圆圆
小水珠 摇 篮
小蜻蜓 停机坪
小青蛙 歌 台
小鱼儿 凉 伞

小水珠 摇 篮
小蜻蜓 停机坪
小青蛙 歌 台
小鱼儿 凉 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