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日期:2020-12-19

作者:程锦
                                                                    -------“暑期读一本好书”征文比赛获奖文章选登
 
    《目送》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全篇印象深刻的一段话:“所谓的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扉页上的一段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

    上大学的时候看过这本书,那个时候可能没有一定的经历,对书中的很多语句其实并不能真正理解它的内涵,而今,结了婚,生了孩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件随父母几线银丝的出现,让我对这些语句有了更深地体会。女儿今年上一年级了。因为上班的原因,平时接送她的时间都会很少,所以,也会特别珍惜每一次接送她的机会。小学和幼儿国不一样,是不让进校门里面的,当送她到校门口,看着小小身躯的女儿背着沉重的书包,边进教学楼,边回头和我招手再见的时候,我明的了孩子开始和我们越走越远了。回想着她从出生到现在,一路走来,一个小小的婴儿到如今一人奔向那个属于她的环境,甚是感慨。还记得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送到班级里,她像苍耳粘在头发上一样,抱在怀里,怎么也放不下来,好几次都是在她的嘶声力竭的叫着“妈妈…”声中被老师强行从我身上“拽”走,每次都是那样的心痛与不舍,可是这是成长的一部分,必须去经历……如今看着上小学的女儿那么坚定、从容的走进校园和我挥手告别的时候,我明白她长大了。

    和父母之间也是如此,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父母就一直倍件着我们,所以小时候一直以为父母会永远陪伴着我们。直到年纪渐长,伴着身边的长辈因病去逝我才慢慢体会到,原来,总有一天父母也离去,而且是人力无法改变的现实,所以我很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总点滴滴。刚毕业那会,自己挣钱了,总是想着给自己添置衣服、鞋品,后来,总是会先给父母买,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年穿新衣服的机会,而父母穿新衣的机会却在一年一年的减少。作为子女,不说能给母怎样的生活,*起妈的不要让父母操心自己的生活,再尽自己力所能及去孝敬他们。

    以前很不能理解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为什么父母总是催着让找对象、结婚、生子,现在慢慢能体会到,可能父母已经能看到自己生命的尽头,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孩子能有人帮着照顾,这样,就算有一天离去了,心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牵挂。

    父母的心里时刻牵挂着子女,而子女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上幼几周之前,一天24小时就一起,上幼儿国、小学每天能见面,上初中、高中可能一周甚至一个月见一次,上大学远点的可能一个学期见一次,再到工作了,远的可能要一年见一次。子女总是和父母渐行渐运。

    我的女儿可能心思比较小腻,经常会对我说:“妈妈,我不想你老。”我说:“不会的,只要你不淘气,不惹我生气,我就不会变老。”女儿满胀疑惑:“真的不会变老呢?妈妈,我不想你死。”可能女儿对死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了吧。父母与子女之间本就是一场爱的相聚,聚会总是会散物,所以珍惜当下、珍惜和父母、和孩子、和亲人在一起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充满乐趣,才是人生的真谛!




 

上一篇:合肥八一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例会暨优质课经验交流会

下一篇: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